进行性核上性麻痹(PSP)和帕金森病(PD)常常容易被混淆。二者均会导致运动障碍等症状去配资平台,然而,它们在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,准确区分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。
从发病机制来看,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,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,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;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则与tau蛋白异常聚集有关,大脑多个部位出现神经元变性和神经纤维缠结,影响神经传导,造成运动、认知等功能障碍 。
临床表现是区分二者的关键。帕金森病典型症状为“抖、慢、僵、弯”,患者肢体静止性震颤明显,早期多从一侧上肢开始,随病情发展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;运动迟缓,如穿衣、刷牙等日常动作变慢;肌肉僵硬去配资平台,关节活动不灵活;还会出现姿势步态异常,行走时身体前倾、小碎步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震颤不明显,但其突出特点是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,表现为眼球不能上下运动,严重影响患者阅读、视物等;早期就出现姿势不稳,容易向后倾倒,导致反复跌倒;此外,患者还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假性延髓麻痹,出现吞咽困难、构音障碍等症状。
发布于:北京市